近日,中国各地陆续有消费者发现,自己刚拿到手的 iPhone 17 系列新机变成了一块 “电子砖块”。当用户满心期待地撕开塑封膜,按下电源键准备迎接新机时,却遭遇了令人窒息的系统提示:”此 iPhone 在未连接互联网时无法激活”。这个本该持续三分钟的激活流程,在接下来的二十四小时内困扰着成千上万的消费者。
北京朝阳区某快递站内,张先生正在经历一场荒诞的电子产品 “开盲盒” 体验。通过政府补贴渠道购买的 iPhone 17 Pro Max,按规定需由快递员当面拆封激活。两人蹲在快递柜前反复尝试 WiFi、手机热点、蜂窝数据等多种联网方式,甚至借来笔记本电脑连接激活,但始终卡在激活界面。历经一小时折腾后,快递员只能将未拆封的机器原路退回,这场充满科技感的 “开箱仪式” 最终以闹剧收场。
类似场景正在全国范围内上演。社交媒体平台上,”iPhone17 激活失败” 话题在 14 小时内积累了超过 200 万条讨论。从哈尔滨到深圳,从上海到乌鲁木齐,各地消费者发布的故障界面截图如出一辙。更令人费解的是,即便用户严格按照苹果官方建议重启设备、更换网络,甚至尝试通过 iTunes 恢复系统,仍然无法突破这道无形的激活壁垒。
苹果官方客服在事发十二小时后作出回应,确认该问题属于 “普遍性系统故障”。客服通话录音显示,技术支持团队已经收到 “海量设备报错信息”,但暂时无法提供具体修复时间表。这种暧昧的官方态度,让不少消费者产生被 “技术绑架” 的焦虑 —— 毕竟新购买的万元设备竟因系统故障沦为摆设,这在智能手机发展史上实属罕见。
值得关注的是,这并非苹果首次在激活环节出现重大纰漏。早在 2023 年 5 月,苹果服务器就曾发生全球性宕机,导致新机激活受阻长达六小时。当时官方解释为 “系统维护异常”,而此次故障显然呈现出更强的破坏力与持续性。有技术专家分析指出,新一代 iOS 系统可能采用了更严格的激活验证机制,这种 “强制联网激活” 的设计本意是防止设备被盗,却意外演变成制约正常使用的技术枷锁。
目前,消费者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处境:若选择等待服务器修复,可能要承受设备闲置的损失;若尝试系统重装,则需要承担数据丢失风险。在广州某苹果直营店,等待技术支持的队伍已经排到商场中庭。店内工程师透露,他们接到的应急方案是指导用户通过开发者模式绕过激活验证,但这需要消费者具备一定技术基础,普通用户操作成功率不足三成。
截至 10 月 14 日下午,苹果官网系统状态页面显示,App Store 内购服务与开发者 ID 公证服务仍处于中断状态。这场突如其来的 “激活门” 事件,不仅暴露了苹果生态系统的脆弱性,更引发了人们对科技公司过度依赖云端服务的深刻反思 —— 当设备的核心功能与服务器深度绑定,消费者手中的智能设备,或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 “脆弱”。